高校开除作弊学生被判败诉,为何多因“程序问题”?
在一场状告母校的程序问题诉讼中,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姚兴思(化名)获得了胜诉,高校但他并未感到兴奋。开除 2021年1月的作弊一次考试中,姚兴思将手机带入考场。学生这是被判败诉校规禁止的行为,姚兴思被处以校规中最严厉的为何处分,开除学籍。多因随后,程序问题姚兴思起诉复旦大学,高校要求撤销处分。开除 2022年7月5日,作弊上海市静安区法院作出判决,学生撤销复旦大学对姚兴思开除学籍处分的被判败诉行政行为。 根据判决书的为何内容,法院认为,复旦大学在作出开除决定时,没有向姚兴思说明开除的理由,也并未听取他的申辩。 早在1960年代,教育部的工作条例中就有作弊即开除的规定,但到了1990年代,考虑到学生的前途,鲜有学校继续严格执行。 如果学生因此起诉学校,后者败诉的理由,许多与程序相关。南方周末记者梳理裁判文书网后发现,2012年-2021年间,共有62份与因作弊而被开除学籍、取消学位相关的判决书。在28起学生胜诉的案件里,未及时传达、未告知学生拥有申诉权利或未通知申诉时限等,是部分学校败诉的原因。 “学校面对的是一群心智不成熟的学生,应该首要考虑他们的受教育权。”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邹荣认为,不论是给予学生处分,还是对于试读期的规定,中国高校往往参照干部管理的方式管理学生,“在育人的目标之下,大学应该更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2018年1月8日,临近大学期末考试,浙江某高校挂出的考试周防作弊横幅。图文无关。 (视觉中国/图) 姚兴思于2017年被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他自述高考成绩在省内排名前300。姚兴思坦言,进入大学后,他的成绩并不突出,“时常要担忧课业成绩”。 疑似作弊的行为发生在2021年1月11日上午的病理生理学考试中。按照姚兴思的说法,他此前有把手机放在文具袋里的习惯,加上当天吃了感冒药,“大脑昏沉忘记把手机拿出笔袋”。结果,在当天考试准备拿橡皮时,发现笔袋里有手机,“我一时惊惶,在犹豫要怎么处理时,就被监考老师发现了”。 根据法院认定的事实,当时,监考老师发现试卷下有手机,手机浏览器中的内容与考试无关,但却有四张拍摄于考试当天的病理学知识相关照片。同日,姚兴思作出书面陈述称,考试中试图拿出手机迟到十个月的处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连一颗鸡蛋也不放过,民进党治下台湾民众怎不“苦哈哈”
- 日照市实施10项工程助青年实现梦想
- 日照市统计调查暨第三次经济普查动员会议召开
- 日照启动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 用科技赋能助力台企高质量发展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组织台资企业管理人员走进民营企业大讲堂
- “青春志愿驿站”下月起上岗
- 日照市表彰第十一届“日照十大杰出青年”
- 巨峰镇在外“能人”心系家乡
- 事关就业补助、育儿补贴……今年提振消费这样干
- 日照高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782万元
- 日照十艺节场馆基本通过验收
- 日照要为青年服务“十件实事”
- 【读方志 游中国】河西古道连欧亚 陇上长河映古今
- 十艺节志愿者招募开始
- 步长水:为6艘船办进出港手续
- 日照市15家航企集体充电
- 昔日喊“请蔡英文的网军停止攻击”的赖清德 上任后宣传预算增至近15亿
- 日照高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782万元
- 莒县国税局深入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
- 五莲高位截瘫农民5年攒了5000元 地震全部捐灾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