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北京,挤满去“班味”的年轻人
北京CBD的班味楼下草坪,在午休时间长满了逃离办公室的角落挤满社畜。 这是北京北漂青年最近流行的去“班味”的方式:一块垫子,配合自然界的年轻绿叶、微风,班味以及行人走动的角落挤满助眠白噪音,就能收获一段绝佳的北京午休时间。 不同于周末才能打卡的年轻奥森、朝阳公园,班味这些公司附近的角落挤满公园草坪,打工人在工作日走路几分钟就能触达,北京实现“随处大小躺”。年轻在北京,班味越来越多这样的角落挤满“绿色会客厅”受到年轻白领的青睐。 像是北京螺蛳壳里做道场,在看不见的角落布置休憩空间,北京正以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治愈”,容纳数百万年轻人的休憩时光。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青年湖社区,市民在新建的口袋公园中休息 随着天气升温,北京二、三、四环的隔离带又开始变得艳丽起来。彩色的月季花在路边绽放,路过的行人只需瞥上一眼,就能收获情绪价值。 有“北漂”在网上留言:“要谢谢那个决定在北京环路种月季的人。” 这份浪漫并非偶然。 在中国南北方的差异中,北方马路更为宽广常被提起。在早年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满足环路上的车流,北京更是尽可能扩大道路面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道路绿地空间小、形式单一成为北京绿化被人诟病的点。 2000年后,随着“绿色城墙”理念的提出,类似二环路的绿化多了很多色彩层次和花灌木的点缀。而月季,也被大量种植在道路附带的绿地中。 这种包括街旁绿地在内的城市“边角料”,很多人称之为口袋公园。 这并非新潮的词。早在1963年,口袋公园的概念就在一个名叫“纽约的新公园”的展览中被提出,用来指散布在城市高密度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 世界上第一个口袋公园是佩雷公园。这座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公园,占地仅400㎡,还没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大。 没人敢相信,佩雷公园年平均面积游客量会达到中央公园的两倍之多。要知道,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同时也是纽约市第六大的公园。 正是因为佩雷公园的成功,口袋公园开始流行起来。比如,英国发起“乡村在门外”运动,日本开始提倡“贴身公园”,而西班牙则在关键点实施小规模绿化和改造。 &nb城市边角料,也能变成公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莫斯科遭遇大恐袭,“俄罗斯面对的不确定性增大”
- 市委党校2019年春季主体班次开班
- 日照去年完成市级城建投资80亿元
- 11个月小天使辞世 捐出遗体和角膜
- 新版医保目录出炉:创新药加速进目录,罕见病用药创新高
- 五一假期,日照1700余名环卫工人坚守岗位
- 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召开
- 以葫芦丝相伴晚年 开启音乐养老新里程
- 山西高速员工撕碎司机超限运输证:应深究是否存在政企不分、执法权“外包”问题
- 日照:再聚焦、再突破,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我市开展2019年青少年义务植树活动
- 日照2019年“百企访名校”活动启动
- 冰火交替,气候究竟在变冷还是变暖?|世界气象日
- 我市启动2019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
- 东港区:2.93亿元再夯水利根基
- 日照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
- 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本周日照最高气温 24 ℃ 后期气温明显下降
- 重磅!鲁南高铁沿线建设进度来了
- 嗨起来!五一小长假天气不错!最高气温27℃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