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壮大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壮大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记者周圆、新华新春新观新质魏弘毅
多地“新春第一会”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春晚舞台;前沿影视技术赋能电影产业,时评生产《哪吒之魔童闹海》屡破票房纪录……新春伊始,中国转化壮“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经济加快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察丨成果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科技
当前,新华新春新观新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互促进、时评生产互为前提、中国转化壮相互交织,经济加快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赋能,察丨成果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科技深入把握其内在逻辑,新华新春新观新质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时评生产将全面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中国转化壮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必有之义。这个春天,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江西试飞成功并发电;从无人矿山到智慧港口,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持续赋能传统产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应用加速迭代,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背后是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市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用好我国产业基础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超23亿人次交通出行、国内出游5.01亿人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19亿件等,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显现出超大规模市场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人才支撑、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等优势,正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改革向纵深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引导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中长期激励办法,福建实施中试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引导前沿技术高效对接市场,让科技成果加快“落地开花”。
追“新”逐“质”,奋楫者先。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我们已在路上,未来必将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探索)
- 守护心中那团火(人民论坛)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12月19日重审二审开庭
- 为什么影视、动漫和游戏的“大逃杀”越来越流行
- 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历史新低
- 福建累计为持金融信用证书台胞台企授信近634亿元
- 绿色创变先锋叶梅:高科技时代,生态文学如何影响人心?
- 石头科技,“全球第一”是怎样达成的?(下)|探访新质生产力先锋系列
- 刑法专家建议把缅甸电诈集团定义为恐怖组织
- (台青话融合)创业台青吴伟诚的“诗与远方”:通过国漫IP打造中华文化全球魅力
- 各地“年味盲盒”大揭秘
- 中药注射剂集采卷出“一元”品,安全有效争议悬而未决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57期|151家公司暴露ESG风险,卓朗科技财务造假触及强制退市情形
- 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坚决反对任何“台独”分子以任何名义窜访中国的建交国
- 酝酿二十年,学前教育法出台:36次提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