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历史真相:走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又是守护杀幸一年家祭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前,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真相走近刘民生和夏淑琴手捧白菊坐在队伍最前排。南京
艾义英(前排左一)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2024年12月1日摄)。大屠
在家祭现场,艾义看着亲人的守护杀幸名字,艾义英的历史思绪回到1937年那个黑暗的冬日。南京中山门外平家岗村,真相走近侵华日军将躲在牛棚中的南京艾义英的父亲、叔父和堂哥等亲人抓走并在村口杀害,大屠9岁的艾义艾义英带着弟弟妹妹,与母亲一起逃到栖霞难民区躲避,守护杀幸逃过一劫。历史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中,真相走近艾义英(左二)和家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上寻找家人姓名(2024年12月1日摄)。
艾义英(左三)带着家人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2024年12月1日摄)。
艾义英展示2014年12月她在日本做证言报告的照片(2015年12月3日摄)。
艾义英在当年亲人被杀害的地方驻足(2015年12月3日摄)。
艾义英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段历史,不敢忘,更不能忘。现在日子好过了,那些悲惨的事永远不会再有了。国家越来越好,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艾义英(前排右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清明祭仪式(2024年4月3日摄)。
艾义英(右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清明祭活动(2024年4月3日摄)。
2014年,时年86岁的艾义英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段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悲痛历史。
艾义英(左)在日本大阪参加证言集会,讲述自己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亲身经历(2014年12月7日摄)。
如今,每逢清明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艾义英都会带着晚辈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前祭奠亲人。陪伴老人身边的,是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他也是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之一。
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左六)、刘民生(左七)合影(2024年10月11日摄)。当日,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这9名传承人来自8个幸存者家庭,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9岁。
艾义英在社区散步(2024年4月3日摄)。
艾义英在家中阳台浇花(2024年12月7日摄)。
“家事也是国事,作为幸存者后代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向后代、向社会讲述。”黄兴华说。
艾义英(右)在家里和儿子黄兴华聊天(2024年12月7日摄)。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87周年,也是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从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已是耄耋之年。前后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数量已达32人,有关记忆传承的接力正在持续。
- ·放假你还需要加班吗丨一吐为快
- ·日照查获首名酒驾出租车司机
- ·五莲科学招商重量更重质
- ·细节服务彰显司法温情
- ·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建议严惩违规异地执法者
- ·尧王酒业集团举行新厂启用一周年座谈会
- ·东港描绘城乡文化“等值线”
- ·日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9%
- ·ICQ将结束运营,又一个青春记忆逝去
- ·日照国际海洋城工商分局推行“证照一体化”
- ·市房管局“房产办证快速通道”高效便捷
- ·草原 骏马 蒙古包 那不是内蒙古 是日照
- ·最高级别台风红色预警发布: “贝碧嘉”明天将登陆,江浙沪有大暴雨
- ·王梦圆拾金不昧品德高
- ·南湖镇10名“老乡镇”进村担任“第一书记”
- ·914人挤进“公考”面试 合格线为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