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背水一战”的申硕之路
2022年7月17日,背水一战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高校博士引发争议。邵阳硕 (视觉中国/图) 23名博士,学院平均年龄37岁,引进清一色的名菲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就读时间都在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律宾路每人引进花费84.4万,博士包括引进费、背水一战科研启动费、邵阳硕过渡性租房补贴、学院不需解决配偶工作增加引进费,引进总计花费1900多万。名菲 2022年7月17日,律宾路湖南邵阳学院官网发布的博士一则引进博士待遇公示引发关注。在这23名博士中,背水一战除1人为外校引进外,其余22人都备注为“毕业返校”。 曾担任邵阳学院某二级学院院长的陆浩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这意味着他们都是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至于学校鼓励这种行为的原因,则是为了申请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作准备——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需要达到25%以上。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多位国内二本院校老师表示,学校都在鼓励本校教师攻读博士。除了出于达到硕士点、博士点等硬性考核标准的目的外,一所高校教师的博士比例越高,学校越能在争取经费、项目中赢得优势。 2022年7月7日,邵阳学院官网发布的《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这份文件现已被撤下。 (资料图/图) “大部分(老师)都是反对的。”7月18日晚,邵阳学院某二级学院院长刘畅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提到学校这次鼓励在职教师到菲律宾等地读博一事,他有些无奈。 在他自己所在学院,也有老师在此次引进名单中。在他看来,教育学和学院老师本身的专业并不对口,“如果是来应聘的,不对口专业的老师肯定不要,但自己学院送出去的,我们必须要接收,对吧?” 除了认为这一学历含金量不高外,刘畅不赞成这一做法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在这种导向下,那些花费大量精力在国内读博的老师反倒吃了亏,他学院里在国内就读的博士的老师“非常辛苦”,有些获得博士学位需要花上五六年时间,“那以后谁还愿意在国内读博?都跑去这种(学校)了”。 不过,刘畅表示,这是学校层面的事。在他的学院里,除了这位已经从亚当森大学毕业的老师,后头还有六七位。 23名毕业返校的教师是在菲律宾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一批。2019年6月6日,邵阳学院新闻网上发布了两则通告,分别关于招聘在职教师、硕士生到学校外方合作高校攻申硕硬性指标,25%的博士教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科技+”成为各地田管关键词 希望的田野按下农业生产“升级键”
- 日照志愿扶贫信息平台正式启用
- 日照参股设立总规模55亿元的投资基金
- 关爱未成年人:“塑心”工程 放飞希望
- 全国近半高校学生和老师使用:超星学习通为何能占领高校?
- 日照部署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 [标杆城市]转型升级:姑苏双面“绣古今”
- 日照市第一座“诚信驿站”亮相银河公园
- 新疆和田:古城新韵庆佳节 烟花璀璨映人潮
- 日照70 个“公交书吧”提高全民阅读参与度
- 日照建立“菜篮子”商品价格日常发布机制
- 日照30家重点调度企业完成产值1220.5亿元
- 跟着影视去旅行 韩国年轻人假期爱上打卡中国山水
- 日照制定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
- 2017日照国际马拉松赛事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日照市第一座“诚信驿站”亮相银河公园
- 共植绿色梦想 厚植血脉亲情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2025年台胞香山植树活动
- 29日相约2017日照青年集体婚礼 报名启动
- 央视大型节目《还看今朝》走进日照景区
- 日照市领导检查公交系统创城工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