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律师北京打拼十五载:见证法治进步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台湾律师北京打拼十五载:见证法治进步 中新社记者 徐雪莹 陈建新 曾在台湾从事法律工作,台湾后入职香港一家投资银行,律师在该银行设立北京办事处之际选择北上发展,北京步来自台湾台北的打拼律师林浩鼎如今已在北京打拼十五年。 现在,载见证法治进林浩鼎是台湾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涉外国际部主任,主要从事国际涉外与涉台商事法律业务,律师近期获聘为北京仲裁委员会暨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北京步近日,打拼他接受中新社专访,载见证法治进讲述自己的台湾两岸故事。 林浩鼎15岁参加研学时,律师就已来过大陆。北京步在孙中山故乡广东中山翠亨村,打拼他接触到清末民初以来的载见证法治进文化、历史。后来他抱着“朝圣”的心理来到北京,因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是他的偶像。这位近代著名法学家沟通新旧、融会中西,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了近代法律转型。 林浩鼎还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通过了大陆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论司法实践还是学术研究,大陆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表示,除具备薪酬优势外,大陆给拥有法学抱负的人才提供了更多施展空间。 2020年下半年,林浩鼎团队办理了两起涉台海事海商案件。因案件涉及复杂的货运代理行业标准、国际贸易术语及大陆海关监管规则等,林浩鼎团队在被告拒绝出庭应诉的情况下,通过提供对应法律法规依据及支持有关判决的案例参照等进行代理诉讼,促使法院将被告公司多位股东列为共同被告,并采信了原告律师的多数意见。 “台方当事人选择向大陆的法院起诉,充分体现了大陆司法系统的公信力。”林浩鼎提到,台方当事人与大陆当事人享有同等诉讼权利,案件最终亦得到妥善处理。“大陆的法院不偏不倚,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是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发布的‘司法36条惠台措施’精神的直接体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两岸民众生活的基本保障。”林浩鼎表示,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将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多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整合,堪称立法的一大进步。 伴随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人脉,林浩鼎对两岸有关司法流程如数家珍。“你是台湾人,怎么可能比我们更懂大陆法律法规?”对于这样的质疑,林浩鼎说,“不要在意它,用事实去证明就行。” 如今,他带领近20位律师及律师助理钻研法律文本、受理案件,不断丰富涉台案件办理经验。撰写台商在大陆直接投资的合规审查与法律意见书、设计两岸合资企业的法律架构……林浩鼎还时常主理各项诉讼与非诉案件,成为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中华司法研究会里唯一一位来自台湾的法律专业理事,围绕两岸暨港澳司法等课题,提供相关立法建议。 “两岸交流不会停。”在林浩鼎看来,不论是来大陆求学,还是工作,台湾青年所追求的都是更开阔的发展平台。大陆既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成都、重庆、苏州、无锡这类特色鲜明的城市,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林浩鼎时常受邀为居住在大陆的台胞举办普法讲座。在他看来,台湾民众和企业了解大陆各项法律法规,有助于避免一些法律纠纷的产生,“两岸民众共同生活在法治社会,这也是两岸交流融合的重要方式。”(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young”北上爱上大陆,他们坦言爱的理由不止“亿点点”
- 日照菜价稳中有涨 大姜大蒜涨势凶猛
- 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0万
- 市安监局严格执法监察打造安全环境
- 外交部发言人:敦促美方停止借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
- 全市卫生系统深入开展行风建设
- 赵效为会见曼库索一行
- 四名学生赢得重点高校保送资格
- 青海:“60后”台胞推己及人 寄语“00后”开阔视野
- 港城经济划出稳健“上行线”
- 日照日报荣登“中国最具创新地市报”金榜
- 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
- 上海青创大赛鼓励两岸青年“创业改变未来”
- 文艺服务百姓欢乐伴您行活动即将开展
- 港城菜价整体上涨 市民喊贵 菜贩着急
- 日照创“合成化”警务体系破警力不足难题
- 中方:希望韩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审慎处理台湾问题
- 日东高速凌晨上演警匪大战
- 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社区侨法宣传角揭牌
- 我市1100余名企业职工参加劳动能力鉴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