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个季度全国第一 解读厦门垃圾分类经验与密码
国贸润园小区内,连续垃圾居民扔垃圾时,个季国第督导员都会进行检查。度全 记者 彭怡郡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李文林)今年第二季度,解读经验国家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厦门厦门市以86分的分类总分与上海并列第一,比上季度高3分。密码这是连续垃圾厦门市连续5个季度总分排名全国第一。
实际上,个季国第早在2018年第一季度,度全厦门的解读经验垃圾分类工作就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督查,厦门厦门被列为免查城市;第二、分类第三、密码第四季度,连续垃圾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工作情况通报,厦门名列第一。
记者从环卫部门了解到,厦门市已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前端收运、后端处理,闭环的全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在厦门取得良好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市直机关、星级宾馆(酒店)、学校、市属国有企业、农贸市场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和驻厦部队已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全市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0%以上,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80%以上。
从分类成效来看,实行垃圾分类后,后坑和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吨垃圾焚烧发电量,从分类前的350度提高到380度,新建的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吨垃圾焚烧发电量达450度,在全国比较少见;厨余垃圾收集量由2017年的每天200多吨,提高到现在的700多吨,厨余垃圾中有机质含量从去年的40%多,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
据了解,2018年度全市垃圾日产量与2017年相比,呈现零增长趋势。据此分析,到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日产量有望控制在6000吨以内。
健全分类体系 避免混收混运
想要做好分类,首先要建立分类体系。目前,在分类垃圾收集环节,厦门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设置收集桶,全市共投放12300多组。在运输环节,实行分类运输。配备厨余垃圾专用车80辆,建立收运线77条、收运点1800多个,实行“公交化”直运;配备有害垃圾专用车5辆,每月收运一次有害垃圾;采取电话预约、处理企业上门收运方式转运大件垃圾。
今年起,厦门开始推动其他垃圾直运模式,彻底解决源头分类混装混运的问题。今年计划完成60%的其他垃圾直运模式,明年完成100%。
制度完善了,也要有法律保障。厦门先后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厦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厦门市大件垃圾管理办法》等16项配套制度,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创新奖励机制 激发分类热情
垃圾分类做得好,可以兑换蔬菜、大米,甚至还可以兑换家政服务。这些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
滨海街道上李社区设置了厨余垃圾回收驿站。记者看到,居民只要把分类好的餐厨垃圾倒入专用发酵箱,撒上菌糠积累一箱后,就可以到社区立体菜园兑换成蔬菜带回家。同时,居民还可以置换蔬菜种子和有机肥营养土,社区将免费传授种植技术,把阳台、庭院变成丰美的菜园。
在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居民正确分类垃圾积分达一定数量后,可以兑换奖品。除了实用的日用品外,还可以兑换或减免午托班、培训班等机构培训费用,这些贴心服务让居民连连点赞。
铺设天眼网络 严格监管曝光
对于经过多次劝导,仍不肯做好垃圾分类的市民,多个街道启动了“天眼网络”。7月20日起,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中华街道镇海社区、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等试点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垃圾分类巡查员也会佩戴记录仪,与城管执法队员一起,通过定点加巡查24小时监拍,进行源头取证。对于没有做好垃圾分类的单位、个人,相关部门将进行处罚。
同时,垃圾分类工作完成情况也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评。考评采取第三方考评、暗访、管理部门随机检查相结合方式,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第三方考评每月一次,占考评成绩的70%;暗访每天一次,占考评成绩的20%;管理部门随机检查不定期进行,占考评成绩的10%。
小手拉动大手 建设绿色厦门
每天早上7点,在禾缘社区国贸润园小区,居民陈先生就带着女儿下楼扔垃圾。分类的垃圾扔完后,陈先生的女儿递上一张垃圾分类评比表,督导员在评比表上盖上印章。陈先生表示,自从拿到垃圾分类评比表后,女儿就是家中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都认真自觉地做好垃圾分类。有时候,家长扔垃圾时分类不够仔细,女儿会把垃圾重新分类放好。
国贸润园小区仅仅是一个缩影,以小手拉大手的模式,70万名学生带动了70万个家庭,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在学校里,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校本课程,编写成了通俗易懂的知识读本。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在家中,学生们每周拍摄一张照片,每月编辑一个微视频,记录着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见证着家庭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到位。
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率先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以大手拉小手的模式,发挥志愿者作用,带动家庭、社区做好垃圾分类。接下来,相关部门还将号召全市70万名志愿者,一起加入垃圾分类行动,为绿色厦门、生态厦门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股票)
-
厦门积分入学新政明年起严格执行 总分120这两类娃也要参与积分
晨报记者许蔚菡海峡网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明年要在厦门上小学一年级的外来娃(即“随迁子女”),这个月就要把居住证移到积分入学所在的区了,而且要确保居住证六个月不能中断!根据厦门2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源)2013年是日照港全力向3亿强港迈进的一年,铁运公司把保障港口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多措并举为运输增量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机车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能力,加强乘务员“应 ...[详细]
-
采访嘉宾:田恩钦(城建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本报记者 迟锐 贾艳锋田恩钦正在统计爱心中转站的物资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1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城建花园社区主任田恩钦一进门就道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磊 通讯员 梁远林 盛余歆) 1月26日,一船员因患尿路结石出现连续尿血症状情况危急,日照海事局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连夜派出船只进行转移。最终,经过救助,船员被顺利转移就医,转危为 ...[详细]
-
公证处工作人员为当事人办理代办调查。(鹭江公证处供图)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吴蓉)近日,市民林先生来到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咨询,称其半年前向张某借款,眼看着双方约定的还款日临近,还款资金 ...[详细]
-
本报讯记者刘祥彩 李培安 通讯员 王志伟) 1月24日,共青团日照市委召开十七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市党代会和团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2年全市共青团 ...[详细]
-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徐峰徐存本)1月21日,店子集镇康家村的麦田里,县农业局农技站长、高级农艺师马英建正在为农户讲解小麦越冬管理技术,并对大家提出的实际生产难题给予技术指导。 入冬以来,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1月21日,市民董女士通过QQ,给晨刊发来一封表扬信——《2000多元现金照耀下的温暖》,并说:“一定要感谢一下捡钱包的好心人!” 原来,1月19日,日照义工联举行年终表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喷漆、骚扰、堵锁、跟踪、恐吓、蹲守……他们以催债为名,实施“软暴力”,结伙任意毁损、占有他人财物,该当何罪?近日,湖里法院 ...[详细]
-
“他就是你的再生父母”本报记者 王蓓蓓/文 贾艳锋/摄 10月,对于渔民来说,正是忙碌、收获的季节。 那天,路家村的“船老大”刘锦一,像往常一样在茫茫海域里捕鱼,刚撒下网,就发现有人掉进了海里,在自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