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距离虽远,心却很近
中新社沈阳5月11日电 题: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距离虽远,东北腔心却很近 中新社记者 韩宏 杨程晨 “现在我们的心却很近儿女都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在辽宁沈阳生活25年的当台台湾人江俊亿笑说,东北人的湾人热情、东北话的遇上幽默,让他在这里的距离生活多姿多彩。 走过10届的虽远大江论坛今年来到沈阳。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东北腔不少与会台青谈及他们选择留在东北的心却很近原因。 江俊亿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当台来沈阳前,湾人他对东北的遇上了解停留于刻板印象,工业城市、距离冰天雪地、虽远口音独特……但在这里,东北腔江俊亿从一名医生转行从事医疗器械等相关贸易,收获了爱情和家庭,他喜欢上冷热交替的气候变化以及这里热情直爽的人。 高性价比的消费水平、适宜的工作节奏,加之自带幽默、诙谐气息的文化氛围,都是江俊亿留在东北的原因。他的女儿在“台湾腔”“东北腔”同时存在的环境下成长,逐渐明白“搅拌”和“豁楞”是同一动作,“汤匙”和“匙儿”是同一件东西。 在江俊亿看来,这是“婉约”与“豪爽”的文化碰撞,其血脉相连的内核是相通的。 徐启翔扎根东北前同样怀揣焦虑与不安。他过去认为,东北人口稀少、消费力相对不足。台湾人在沈阳创业能否实现落地,他不无担忧。 令徐启翔意外的是,东北亦拥有独特优势。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南方城市,东北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包容度更高,同时政策的支持让创业者少了后顾之忧。 来自台湾高雄的吉林省长春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监事长裴仁骏“北上”已有15年。初到东北是为长春企业做创业辅导,在感受到市场的巨大潜力后,他选择全心投入。 “什么是秋衣秋裤?”裴仁骏回忆,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御寒神器”为何物。徐启翔也说道,刚来时不明白为何北方人要两到三天才洗一次澡。“东北很干燥,这样的气候不容易让人出汗。这些别样的生活体验只有真正来到这边,你才会有感受。慢慢地,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会融入东北。如今出门吃饭,点菜都不会再叮嘱‘少油少盐’。” 学业、事业、家庭等因素,让台湾青年奔赴遥远的东北,但不解之缘也就此结下。东北地区的飞速发展让台湾青年搭上快车,许多人在这里实现人生梦想。正如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吴宇恩在第十一届大江论坛发言时所说:“东北和台湾,地方很远,但是心的距离很近。”(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登陆”十七载 台胞胡珮瑜的“医”“陆”情缘
- 厦门同安区:整治市容乱象 实现还路于民
- 厦门日报:双十一优惠太烧脑 到底能不能痛快打折?
- 真店员假卖货 骗了顾客9万多 警方已立案调查
- “中山陵限定皮肤”来了?原来是修缮保护
- 清代满族服饰展开幕 80件清代服饰让您了解清朝
- 赛车手变身修车店老板 产品远销海内外 还开了饮品店
- 一天接待3艘豪华邮轮 厦门港昨日创下新纪录
- 尺素金声丨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发展所需
- 她骨头变脆成了“瓷婆婆”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须及时接受风险评估
- 程序员节?解码“格子衫群体” 没想到女生还挺多
- 今日霜降 气温不降 进补吃啥有讲究
- “90后”台青在大陆推广插画艺术 建平台集结海内外艺术家
- 厦门海沧隧道本岛端接线机场立交主线桥贯通 立交整体预计明年春节前通车
- 今日立冬厦门依旧暖洋洋 11月9日前将以多云为主
- 跨越4000多公里 厦门医生铺就援疆“救心路”
- 两岸一家亲,这条路他走了36年
- 真店员假卖货 骗了顾客9万多 警方已立案调查
- 因利息过高 债主变成了被告 法院一审支持原告诉求
- 胎死腹中孕妇质疑医院 厦门同安区医调委协调各方化解医患纠纷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