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三代”自媒体主播杨京儒:做两岸生活科普达人
中新社重庆10月22日电 题:“台三代”自媒体主播杨京儒:做两岸生活科普达人 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 陕西肉夹馍在台湾有多受欢迎?台三代真实的台湾腔到底是怎样?山城棒棒军现状如何?重庆老茶馆有哪些茶语……自2022年进入自媒体行业以来,网名叫“台妹lulu”的自媒做两杨京儒,在各大视频平台上,体主分享着两岸生活。播杨 祖籍四川,京儒生在台中,岸生长在重庆,活科20年前随祖父落叶归根的普达杨京儒,在重庆读书、台三代交友,自媒做两也在这里逐梦。体主 2019年硕士毕业后,播杨杨京儒进入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京儒近日,岸生她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活科原本计划学习几年就回自家公司上班,可从小喜欢传媒行业的她慢慢发现,房地产行业不是兴趣所在。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台三代”,杨京儒经常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发现,前两年随着交往减少,两岸民众间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 “两岸同胞对彼此的生活都很好奇,以新媒体记录生活的方式进行交流,是帮助两岸年轻人了解彼此的最好方式。”萌生通过视频沟通两岸的念头后,杨京儒辞去房地产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名自媒体从业者。 最初,杨京儒制作的视频聚焦大陆的生活趣事、发展成就、两岸交流活动、旅游美食等,视频发出后,虽然带来了不少流量和粉丝,但她始终没有找到自己该专注的领域。 “我的台湾朋友一提到重庆,就会觉得这是一座网红城市,拜托,这不是真的重庆好吗?”杨京儒说,随着发出的短视频越来越多,她发现两岸年轻人对衣食住行、流行文化的品位是互通的,但对彼此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却不了解。基于此,杨京儒将自己短视频制作方向转向重庆的文化。 《中山四路的前世今生》《黄桷树——重庆历史的缩影》《重庆解放碑为什么有“错别字”》……杨京儒以亲历者的身份去实地探访,有理有据地将历史和现实传递给网友。这些短视频发出后,受到众多网友喜欢。 “评论区常收到大陆网友暖心回复,一些台湾网友也私信感谢我给他们介绍接地气的大陆生活,还有不少台湾网友咨询来大陆发展的事项。”杨京儒说,不到一年时间,她就收获几十万粉丝,视频总播放量超千万。她也从最初想着怎样迎合网友提高流量,到现在思考如何更冷静客观地展示真实的两岸。 如今,很多人称杨京儒是两岸“网红”,可她更愿意称自己是两岸“连心桥”。“因为许多台湾网友通过我的视频认识了真实的大陆,大陆同胞则通过我了解台胞对大陆的真实想法。”杨京儒说。 十几年前,在台湾想知道大陆资讯,人们通常会看电视节目,现在台湾年轻人已习惯用社交媒体来探索认识大陆。在杨京儒看来,小红书、抖音、B站等自媒体平台传播的内容,让台湾年轻人看到与过往认知不一样的大陆,改变了对大陆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见。大陆新媒体的报道,可让台湾民众看到“一个发展、多元、进步和真实的大陆”。 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最有效的方式,是让更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通过所看、所听,认识真实的大陆。而如何触动他们想来?杨京儒说,这就是她在新媒体平台上不断推出视频节目的意义和目标所在。(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阳市台办开展“走基层·交朋友”活动
- 厦门思明法院直播“第一槌”故事 全国上百万网友点赞
- 厦门思明法院直播“第一槌”故事 全国上百万网友点赞
- 厦门9岁男童17楼坠下身亡,压力大还是另有隐情?
- 四川举办两岸青年就业交流会 发布近五千个实习就业岗位
- 厦大校友设计的《龙猫》中国版新海报好评如潮
- 厦门江头首个小区卫生服务站昨启用 打造“10分钟医疗圈”!
- 厦门江头首个小区卫生服务站昨启用 打造“10分钟医疗圈”!
- 【马上见】哪吒何以“出海”又出彩
- 为了端掉灌口镇此村的赌窝 厦门警方出动攀爬狙击组
- “双12”引爆厦门线下消费 厦到店消费热度全省第一
- 中国国际城市公共交通博览会在厦举行 汇聚行业领先企业500家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 厦门高校管理叫外卖有松有严 女生隔着栅栏和小哥“接上头”
- “相机痴”的摄影博物馆:可基本反映世界相机发展轨迹
- 厦门思明法院直播“第一槌”故事 全国上百万网友点赞
-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以营商环境更优,让经营主体无忧——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五
- 厦门警方推出贷款诈骗“流程”图 带市民了解诈骗套路预防被骗
- 厦门背街小巷保洁考评成绩单出炉 73条街巷拿到满分
- 厦门湖里一小区附近一辆SUV起火 殃及周边车消防快速出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