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象棋赛厦门同安少年摘金 成福建首位少年象棋赛冠军

  发布时间:2025-05-02 10:36: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在一次次比赛中,陈岳洋左)锻炼了自己,提高了棋艺。何雪梅 摄厦门同安少年在全国级比赛中,再次载誉归来。日前,记者从同安区获悉,在2018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同安一中初一(2)班学生陈岳洋代表厦门厦 。

国家级象棋赛厦门同安少年摘金 成福建首位少年象棋赛冠军

在一次次比赛中,国家冠军陈岳洋(左)锻炼了自己,象建首提高了棋艺。棋赛棋赛何雪梅 摄

厦门同安少年在全国级比赛中,厦门再次载誉归来。同安日前,少年记者从同安区获悉,摘金在2018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成福同安一中初一(2)班学生陈岳洋代表厦门厦和棋院参赛,位少荣获男子乙组(14岁组)全国冠军。年象这是国家冠军福建省第一枚全国少年象棋赛男子金牌,打破了福建少年全国赛无冠军的象建首历史。

棋场如战场,棋赛棋赛高手如云,厦门陈岳洋是同安如何成长为全国赛冠军的?今日,晨报将带您走近这名棋坛少年高手。

性格调皮却结缘象棋

陈岳洋与象棋结缘,还得从7年前说起。父亲陈辉升说,岳洋从小调皮好动爱捣蛋。在幼儿园时,因为调皮好动,陈岳洋曾坐坏了幼儿园的两张凳子。

为了培养陈岳洋的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在即将步入小学时,父母决定让他学习中国象棋。

让父母出乎意料的是,陈岳洋对中国象棋兴趣浓厚,逐渐显露出天赋。在学棋后的第8个月,他参加了厦门市中小学生象棋锦标赛,获得季军。

而让父母欣喜的是,陈岳洋对象棋的热爱与坚持逐渐融入生活,顽皮、好动的坏毛病也一一改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注力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小棋王获奖引大师关注

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陈岳洋是出了名的校园小棋王。在学校举办的车轮挑战赛上,陈岳洋与18名校园棋手同时博弈并取得全胜。其间,他还参加了市级、省级及全国级的重要比赛,与高手过招、切磋对垒,棋艺也不断提升。陈岳洋在比赛中获得了名次,引起了中国象棋特级大师郑一泓的关注。

2015年,陈岳洋作为厦门中国象棋储备人才被选入厦门厦和棋院特大班继续深造中国象棋。

在郑一泓及其启蒙老师庄东方的指导下,陈岳洋的棋艺更进一步: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跨组参加厦门市中小学生棋类锦标赛男子少年组,并两次荣获冠军;2017年荣获福建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男子少年丙组(12岁组)冠军等多个奖项,2017年荣获安徽黄山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男子丙组亚军(12岁组),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此次,陈岳洋在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荣获乙组冠军,更是打破了福建少年全国赛无冠军的历史,为福建省摘得第一枚全国少年象棋赛男子金牌,并获得申报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资格。

下棋学习合理规划两不误

“感谢师长们的辛勤培育,让我有梦可追。”陈岳洋说,象棋是国粹之一,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接受象棋文化的熏陶。

目前,陈岳洋是同安一中初中社联棋社社长。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活动为载体,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广阔的空间,这样的文化生活成了学习生活中的最好“添加剂”。

每周,陈岳洋都会安排出约7小时的时间学棋,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与学棋时间。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象棋之路上,努力奋斗,实现心中的象棋大师梦。

  • Tag:

相关文章

  • 淀粉洒落三个车道 厦门同安公路人员及时清理

    “变性淀粉”洒落一地,公路人员及时清理。海峡网讯厦门晚报 文/图 记者 王绍亮 通讯员 郭宝贝)4日下午,一辆拖头大货车在海翔大道官浔段发生故障,车上装载的数吨“变
    2025-05-02
  • 市中医医院成为首批工伤职工康复定点医院

      本报讯通讯员 庞立波)市人社局日前发出通知,确定市中医医院为日照市首批工伤职工康复定点医院,这标志着日照市逐步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日照市的工伤职工,经鉴定具
    2025-05-02
  • 东港区检察院多举措严抓“禁酒令”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卢璇)东港区检察院抓住春节临近的节日“关口”,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禁酒令”的严格执行。    深入认识“禁酒令”。该院采取召开党组会、全院干警大会、部门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学
    2025-05-02
  • 日照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 周伟 实习生 王玺)春节到来之际,我市在全市城乡启动开展了以“四暖行动”为内容的“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整个活动将持续至2月底。  “常回家看看·暖春行动”号召广大市民利用
    2025-05-02
  • 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工作量大有一位走失者是“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面孔成果可喜这种寻人方式正式使用两三个月,已帮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 见习记者
    2025-05-02
  • 文明寻访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本报记者 迟锐    志愿者,已悄悄成为这座年轻滨海城市闪亮的名片。    我市首支由市委宣传部主管、市文明办创意设立,委托日照日报社黄海晨刊管理、运行的群众志愿者组织——— 日照市市民文明寻访团9月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