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胞胎摘得全国创新大奖 作品是缓解交通拥挤方案
原标题:厦门双胞胎摘得全国创新大奖 作品是厦门新缓解交通拥挤方案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 在19日结束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在厦门鹭江新城小学上五年级的双胞双胞胎姐妹姚郏不约、姚郏不韦(11岁)获得一等奖,胎摘通拥这是得全厦门在本届比赛获得的唯一一等奖,两位小女孩的国创获奖作品是一个缓解十字路口交通拥挤的方案。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奖作解交挤方我国中小学科技活动中最权威的比赛。主办者19日晚在官方网站公示了获奖名单:一等奖59项、品缓二等奖136项、厦门新三等奖192项,双胞姚郏不约、胎摘通拥姚郏不韦的得全作品《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获得一等奖。
姚郏不约、国创姚郏不韦是奖作解交挤方双胞胎姐妹,不约是品缓姐姐,早出生3分钟。厦门新鹭江新城小学以获奖尚在公示期为由婉拒采访,不过,《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之前已经获得省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当时介绍,这对姐妹住在吕岭一带,经常看到十字路口堵成一团,便把这个问题带到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来解决。
双胞胎通过高架桥、地下隧道和地面的巧妙设计,把十字路口的车辆分为横向直行、纵向直行、横向左转和纵向左转四个动作,各个方向的车辆各行其道,直接通过十字路口,无障碍、无交叉、无变道,无须红绿灯控制。双胞胎用了大约一年多时间完成项目研究。
现场传回来的消息说,共有3对双胞胎参加了这次比赛。59项一等奖中,11项是小学生获得的,每省平均不到1名,可见竞争多激烈。除了双胞胎的一等奖,厦门一中、同安一中各有一个项目获二等奖,科技中学一项目获三等奖。
【小贴士】
双胞胎姓名 字字有来头
因为名字特别,姚郏不约、姚郏不韦特别引人注目。她们的父母说,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包含父母双方的姓氏,“姚”是父亲的姓,“郏”是母亲的姓,“不约”“不韦”则分别出自《礼记·大学》和《论语》。
据记载,郏(jiá)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有大夫郏张,因祖上受封于郏地,后代遂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
(责任编辑:能源)
-
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关于翔安区翔安西路采取道路交通限制措施的通告
厦公交管通[2018]45号因翔安区翔安西路综合管廊工程需要,为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通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决定对翔安区翔安西路采取道路交通限制措施,具体事项通 ...[详细]
-
台海网6月25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 以往,在厦门办理毕业生接收核准,审批时间最长要6个工作日。24日起,厦门市人社局毕业生接收核准“即时审批”系统升级上线,新增5大功能。今后 ...[详细]
-
医生正在操作台上操作机器人进行手术。 记者 黄伊娜 摄闽西南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昨完成,过程大约一小时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罗超 王思佳) 你是否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医生操 ...[详细]
-
执法人员对违规采捕花蛤的市民进行劝导。记者 陈理杰 摄“这里是国家级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以后不要再来这里挖花蛤啦。”昨日傍晚,身穿白色渔政制服的执法人员,在环岛路黄厝附近的海滩上 ...[详细]
-
黄劲超图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陈佩珊)有钱不还,直到执行法官上门采取强制措施,老赖还巧舌如簧,却抵不住法官们的执行卡在点上。实际上,为了执行到位,思明法院执行局前期做了大量工作,“踩在点上 ...[详细]
-
厦门发布45条措施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海峡网6月17日讯 海西晨报记者 陈翠仙)14日下午,厦门发布了《厦门市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详细]
-
厦门高考今天签领准考证今天签领准考证 需注意核实信息东南网6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今年高考将于端午节当天正式开考。在厦门报名参加高考的16000多名考生,今天签领了准考证后,就都能知道自己届时会 ...[详细]
-
海峡影视季颁奖晚会现场。活动组委会供图)海峡网6月1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昨晚,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在厦门举行。本届影视季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两岸影视交流&r ...[详细]
-
厦门近期电动车为什么频频起火?八成以上因充电引发,多发生在夜间
▲电动车放在店内长时间充电引发火灾海峡网10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敏江/文 陈巧思/图)厦门街头,随时可见这样的场景:人们骑着电动自行车简称电动车)出行,或上下班,或接送孩子。电动车灵活便捷、经 ...[详细]
-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黄雪燕)5月阴雨连绵,蚊子也随之增长,藏在草丛、飞上高层、跑进蚊帐……“嗡嗡嗡”声无孔不入,不堪其扰的市民感觉:今年的蚊子来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