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谱新篇
走进位于中国广西的两国双园中马钦州产业园,载有建筑材料的中马大型货车往来穿梭,道路两旁不时看到吊臂运转和推土机作业,合作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谱新篇
“园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两国双园入驻企业越来越多。中马”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左孔天说,合作截至2024年12月,谱新篇产业园区一期已累计签约落户项目345个,两国双园工业总产值1060亿元人民币,中马外贸进出口总额451.4亿元人民币,合作实际使用外资约8.22亿美元。谱新篇
12年前开园的两国双园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与中国中马钦州产业园联动发展,中马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产业合作模式,合作为中马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澎湃动力。
发挥园区集聚效应
“企业入驻园区可否享受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免税政策”“货物抵达钦州港后能否直接转运到站”……在中马钦州产业园政务服务大厅,不少企业负责人正在咨询相关政策。产业园已经从55平方公里的单一园区转变为“一园多区”,增加了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分区,整合平台优势和产业协同效应。
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彭亨州的马中关丹产业园,让关丹这座海滨小城远近闻名。园区已开发约10平方公里,占园区面积的71.5%,签约项目15个,涵盖钢铁、轮胎、造纸、汽车零配件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累计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人民币。
距马中关丹产业园不远处,两艘工程船正在关丹港泊位附近作业。中企入股关丹港以来,关丹港新港的货物吞吐量从每天1万吨提高到3万吨。“在新深水港区,双方合作建设的两个15万吨级深水码头每年为关丹港贡献近1000万吨货物吞吐量,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公共散货操作码头之一。”关丹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王超介绍,钦州港至关丹港直航集装箱航线2017年开通后,两地海运直航时间缩短至3到4天,极大便利“两国双园”间的贸易往来。据介绍,如今钦州港—关丹港双向集装箱直航航次已增至每周3班,中国和马来西亚特色产品及大宗商品运输更加便捷。
在园区3号地块,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正在建设中。依托关丹港和东海岸铁路两大重要基础设施,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以国际物流和加工制造业为核心特色,未来逐步形成“港—铁—园”协同发展模式,预计将吸引各类入园企业投资50亿美元,进一步促进马来西亚东海岸地区经济发展。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内的联合钢铁生产车间,随着滚轮转动,一条红色“长龙”在四溅的火花中疾驰而来。经过一道道工序,烧红的粗钢坯将被加工成相应类型的棒材和线材。
作为首个入驻马中关丹产业园的项目,联合钢铁项目2019年全面投产运营,如今年产能已超350万吨,成为马来西亚最大、最先进的全流程工艺钢铁企业之一,产品销往全球。“联合钢铁带动马来西亚钢铁行业实现质的飞跃,让马来西亚实现了从钢铁‘进口国’到‘出口国’的转变。”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胡玖林表示。
“联合钢铁的碳排放标准高于当地标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建设和运营始终。”胡玖林介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气等都被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实现了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
“马中联合开发的低碳冶金技术,让传统产业穿上‘绿色新装’。”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总编辑罗依薇表示,马中关丹产业园是马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广西中马金谷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对来自马来西亚的毛燕中的杂质一一剔除。处理后的燕窝经定型、杀菌、包装、检测等流程后贴上溯源标签,分销至各地。目前,园区有22家燕窝企业,其中14家入驻中马燕窝加工贸易基地。2024年,园区燕窝年产值达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3%。
近年来,来自马来西亚的燕窝、榴莲、咖啡等特色产品亮相进博会、东博会等大型展会,受到中国消费者普遍欢迎,其中不少产品都是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加工处理的。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首席运营官拉古表示,越来越多来自马中两国的优质产品通过产业园进入对方市场,双方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提供广阔发展平台
钦州港附近,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棕榈油和棕榈粕的进口、贸易及储运转口的重要基地。“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棕榈油将来在这里加工后,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销售,可以辐射中国西南部市场。”项目负责人潘南达表示。
潘南达和中马钦州产业园结缘已久。2018年至2022年,他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总裁。“我参加了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的建设工作,还参与设计制定了企业入驻园区享受的优惠政策、标准。”潘南达说,后来他加入马来西亚闵和国际有限公司,负责棕榈油等粮油产品的出口。凭借对中马钦州产业园政策的了解,他推动公司在园区内建设产业基地,拓展对中国市场的进出口业务。
在马中关丹产业园,记者见到了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联合钢铁企管部劳动关系组主管凯利。2017年入职的凯利见证了公司从建设到投产,再到如今引领当地钢铁行业发展的全过程。“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就把我送到华文学校学习,强调学好中文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凯利说。
凯利是关丹本地人,马中关丹产业园离他家只有十几分钟车程。“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听说这里要建一个马中合作的产业园。看着一座座高楼和厂房拔地而起,很多当地年轻人都希望来产业园内找工作。”凯利说,马中关丹产业园提升了关丹的知名度,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仅联合钢铁就聘用了4000多名本地员工,薪资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在产业园工作已经成为当地年轻人的优先选择。”
近日,关丹港—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首航,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迈出新步伐。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表示,新航线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马中长期合作的成果体现。“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马中‘两国双园’为双方加强工业、贸易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海志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体育)
-
新华社台北2月25日电记者杨晓静、刘斐)25日在台北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上,与会人士指出,长期以来,民进党、“台独”分裂势力恶意歪曲“二·二八”事件真相,将其包装成“台独”的起点,意在挑拨省籍矛盾、撕裂台 ...[详细]
-
农贸市场的摊户出示进货票据。记者 彭怡郡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张薇)敞亮干净的环境、规划合理的摊位布局、墙面铺设了别具特色的红砖……改造后的万寿北农副产品综合 ...[详细]
-
-获奖作品《我来了》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陈军)近日,2019年全球iPhone手机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厦门摄影师陈硕凭借作品《我来了》获得建筑类三等奖。陈硕表示,这幅作品主要想致敬“ ...[详细]
-
厦门网讯 (记者 沈伟彬)8月3日晚,2019首届国际芭蕾舞比赛颁奖盛典暨GALA演出在厦门歌舞剧院落下帷幕,浓郁的芭蕾艺术氛围弥漫整座鹭岛滨海城市。厦门国际芭蕾舞比赛以专业的赛制、权威的评选、完善的 ...[详细]
-
中新网成都4月14日电 题:台湾空姐的十七年“蓉漂”生活:生涯规划中没有“退休”二字中新网记者 岳依桐“我的生涯规划里面没有‘退休’两个字。只要我还能动,大家认为我还能帮得上忙,还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随 ...[详细]
-
19日傍晚,厦门集美新城乌云密布。记者唐光峰摄海峡网8月20日讯(海西晨报 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其翔)昨天,厦门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午后出现了降水。傍晚时分,天空先是乌云密布,之后厦门地区便出现小雨 ...[详细]
-
我省首台二手车出口在厦门口岸启动将带动厦门及厦门周边二手车出口和相关产业发展海峡网8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廖丽萍厦商轩)13日,厦门信达国贸汽车集团向厦门海沧海关成功申报出口一辆三菱牌二手车,该车将于 ...[详细]
-
东南网8月8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及相关部门出台,并由厦门市进出口商会承办的《关于2019年度厦门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外贸企业提供更广泛、可落地的政策及资金补助 ...[详细]
-
日前,春节在联合国申遗成功,让全球中华儿女提前收到了一份“新年贺礼”。不过该消息却没有登上岛内绿媒的版面。岛内外网友纷纷嘲讽民进党当局,以后还要过中国人的春节吗? ...[详细]
-
今日出伏 加长版三伏天结束 厦门未来三天最高温32℃左右海峡网8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 昨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整整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终于熬到头。出了伏就不热了?不一定!出伏到处暑的节气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