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护工管20个病人:全国政协委员张伟滨建言规范护工行业
2024年2月,伟滨广西梧州一家养老院,护工参加老人照料培训班的个护工管个病国政规范学员在学习陪护技能。图文无关。人全视觉中国图 一个护工要管将近20个病人,协委行业这是员张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近年来在上海某公立医院的伟滨观察发现——常年在医院工作的护工也就两百多人,但床位却有四千张,护工人手严重不足。个护工管个病国政规范 医疗护理行业的人全问题还不仅限于此。在张伟滨看来,协委行业护工质量不高、工作内容杂等问题也十分显著。然而,根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推测,中国将分别在2035年、2055年左右出现两次护工需求高峰,峰值可达2100-2300万人次,前述问题届时恐将更为突出。为此,张伟滨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准备了一份关于“规模化、规范化护工行业”的提案。他建议,尽快就护工的概念与职责、相关权益与福利等进行规范与保障,并鼓励人们投身医护行业,进一步扩大护工职业队伍规模。 张伟滨。受访者供图 南方周末:你认为目前护工行业存在怎样的问题? 张伟滨:首先是护工数量缺口大。还是以那家上海的公立医院为例,除了护工数量有缺口,医院70%以上的护工为51-60岁,护工队伍呈老化趋势,新一代年轻人普遍不愿投身护工行业。 公众对护工职业的认知不足、薪酬福利无保障、工作强度大等是护工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南方周末:公众对于护工这个职业的认知是怎样的? 张伟滨:老百姓有点看不上这个职业。很多人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干这个活。像我们医院里的护理员,大都是农村出来的,而且年龄偏大,四十多岁已经算很年轻的,很多都是五六十岁了。 南方周末: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投身护工行业? 张伟滨:第一,护工的工作通常没日没夜,而且都是脏活累活,帮病人端屎端尿、擦身体等等。第二,没有职业尊严,护工职业的荣誉感、地位得不到大家尊重。第三,收入不稳定。这两年护工行业收入虽然有所提高,但总的收入和其他农民工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而且护工一天的收入并不完全是自己的,还有一部分属于派遣他们的劳务公司。 另外,护工是没有社交“宁愿失业也不愿干这个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官方通报“央视记者燕郊采访遇阻”:深感自责,表示歉意
- 我市命名46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
- 市自来水公司制定供水防冻抢修处置预案
- “致明德杯”日照市乒乓球邀请赛成功举办
- 向“新”而行——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2023)解读
- 我市加强平安边界建设
- 下月出租车调价 起步价不变 3
- 我市出版物市场集中清理行动成效显著
- 洪灾之后,在“辽西水塔”进行一次重建
- 市质监站强化市政工程质量服务
- 我市“特困生”就业帮扶本月启动
- “电子眼”助海关实现远程无介入式监管
- 又一个东莞的汽车客运站关停了
- 日照港铁运公司以“文”促安全生产
- 全市法院队伍加强“五项建设”
- 我市首调供暖计费面积政策
- 价格远超黄金,天然牛黄再创“天价”|周一健
- 市自来水公司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城市供水
- 日照至东明原油管道后年建成
- 市国土资源局窗口多项措施提效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