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湾一退伍军人救人后体力不支溺水 现已脱离危险

  发布时间:2025-05-02 17:09:0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获救女孩的家长刘先生带记者来到事发现场。彭上华海峡网讯 文/图 厦门晚报 记者 李晓辉)看到女孩在海水中挣扎,退伍军人彭上华第一时间下海,将她托回岸边,不料因体力不支,自己却溺水了。随后,他被救上岸 。

原标题:退伍军人救人后体力不支溺水 现已脱离危险

厦门海沧湾一退伍军人救人后体力不支溺水 现已脱离危险

-获救女孩的厦门现已家长刘先生带记者来到事发现场。

厦门海沧湾一退伍军人救人后体力不支溺水 现已脱离危险

彭上华

海峡网讯 (文/图 厦门晚报 记者 李晓辉)看到女孩在海水中挣扎,海沧退伍军人彭上华第一时间下海,湾退伍军危险将她托回岸边,人救人后不料因体力不支,体力脱离自己却溺水了。不支随后,溺水他被救上岸并送往医院抢救。厦门现已前天傍晚5时许,海沧这一幕发生在海沧湾海域。湾退伍军危险

昨天,人救人后被救女孩的体力脱离父亲刘先生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感谢彭上华的不支救命之恩。他说,溺水不仅会承担恩人的厦门现已治疗等费用,等恩人康复,还要带女儿登门致谢。

下海将女孩救上岸,自己反而溺水了

昨天,记者来到海沧医院,获救女孩的家长刘先生以及彭上华的家属都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他已经度过危险期,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防止感染。”妻子钟平玉说。

钟平玉回忆,前天傍晚,她和丈夫带着孩子到维多利亚小区附近的沙滩上玩耍,突然听到有人喊:“有人溺水了!”他们往海中一看,在距离他们不过十来米的地方,有个小女孩正在海里挣扎。

钟平玉说,丈夫马上就下到海里,很快到了女孩的身边。往回游的时候,女孩趴在丈夫的后背上,丈夫就往下沉,但他还是竭力将女孩托回岸边。

上岸后,女孩不停地哭,所幸并无大碍,但彭上华却溺水了。

一名目击市民说,当时彭上华在水里扑腾,两名男子朝他冲了过去,其中一人还拖着救生圈。

两人将彭上华救上来后,还帮他做一些应急处理措施。钟平玉说,当时丈夫不停地吐水,脸色非常难看,艰难地挤出几个字:“快叫120。”

此时,被救女孩的父亲刘先生也赶了过来,并拨打了120。他说:“我就去停了一下车,没想到就出事了。”随后,彭上华被送到海沧医院抢救。

钟平玉说,因为担心丈夫的情况,又急着送他上医院,当时忘记问两位救人男子的姓名,希望有机会能向他们表示一下感谢。

退伍十多年,平时就是个热心肠

钟平玉说,昨天上午,她在重症监护室探视时问丈夫:“你怎么那么着急去救人啊?游泳圈都还没到呢!”当时,丈夫呼吸还很急促,但还是回答:“过去拉一把,没有关系的。”

钟平玉说,丈夫会游泳,所以当时他也就没多想。彭上华曾是一名卫生兵,已经退伍十多年,如今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很忠厚老实,是个热心肠。”彭上华的同事告诉记者,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要上前去搭把手,发现车上有乘客落下的东西,他都会直接送到对方手中。

  • Tag:

相关文章

  • 结婚一年多发现妻子竟是同性恋 丈夫不知该不该离婚

    结婚一年多,妻子一直对他很冷淡无意中,他发现她竟是同性恋者看着稚嫩的孩子,他不知该怎么办?这婚到底是离还是不离?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看着稚嫩的孩子和形同陌路的妻子,陈民(化名)心念俱寂,他找到了
    2025-05-02
  • 秦楼街道取经“跨栏跑”攻玉“撑杆跳”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刘静)“兄弟镇街道的楼宇经济、城建项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发展观摩推进会,就是一场赛马;意义在于取长补短,现场学习,他山之石,为我攻玉!”为进一
    2025-05-02
  • [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参赛参演团体介绍]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

    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始建于2000年,设有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两个专业,舞蹈硕士研究生、本科、中专三个教育层次。现有从德国、法国、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内外引进的优秀专业教师13名,刘凤学台)、王克芬、高金荣、
    2025-05-02
  • 变“医师节”为“交心节”

        本报讯(记者 孟锋) 7月2日上午,106条关于医院发展的“金点子”摞在市中医医院院长丁伟案头。    6月26日,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    当天,这家医院不但给全院医师送了一封感
    2025-05-02
  • 父亲有外遇要不要跟母亲说?爸爸的“秘密”让她左右为难

    说?还是不说?好纠结!海峡网9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实习生 周小樱 整理)女儿无意中得知父亲有外遇,却因为不想父母分离等各种原因没有告诉妈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说吧,父母很可能会离婚
    2025-05-02
  • 全国百名文化记者之日照初印象

    惊艳 怀念 期待——全国百名文化记者之日照初印象  本报记者 王大鹏  “一次日照行,一生好记忆。”7月2日是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日照采风活动集中报道日和开幕日,刚赶到日照不久的《中国国门时报》主编华静用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