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穿插62个案例,最高法工作报告14年后再提“能动司法”!

穿插62个案例,最高法工作报告14年后再提“能动司法”

时间:2025-05-07 10:39:26 来源:昆仑视界赤道线 作者:时政 阅读:149次

2024年3月8日上午,能动司法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穿插听取“两高”工作报告。个案高法工作<strong></strong>(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2024年3月8日上午,例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报告听取“两高”工作报告。年后(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我今天听了报告非常激动,再提心情就像今天北京的能动司法天气一样。”这是穿插政协民进界别在分组讨论“两高”报告时,一名代表委员发言的个案高法工作第一句话。

2024年3月8日上午9时,例最张军首次以院长身份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报告他的年后发言时间不超过30分钟,会场响起了8次掌声。再提

报告内容既关注社会治理,能动司法又关注民营经济。治理网络暴力、婚前同居施暴、维护外卖小哥权益、保障线上加班“离线权”,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报告也积极回应。其中,贯穿整个报告的“能动司法”,则是14年后重提。

 响亮的新名词

“能动司法”,是贯穿最高法2023年工作的一条主线。

在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提到,“能动司法”是在司法审判工作中通过积极能动地发挥审判职能,切实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人民根本利益。

简单说,就是反对机械司法、就案办案。

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人民法院明确提出能动司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年前。

彼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司法机关受理的诉讼案件激增,案情复杂,司法机关寻求应对之策。2009年,时任最高法领导在宁夏、河北、江苏等地调研时提出了“能动司法”这一理念。在解释中,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就是要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侯猛表示,2009年前后的能动司法,主要是在推进

(责任编辑:金融)

相关内容
  • 多行业取消出口退税,鼓励产品提高附加值
  • 自行包车接职工返厦企业可获70%补助 截至3月31日
  • 厦门园林工人复工忙 精心作业提升城市绿化质量
  • 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可办理换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
  • 提前还房贷不香了?
  • 厦门:购买二手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可省下评估费
  • ​厦门已有167家限额以上住宿单位开业
  • 厦门翔安疾控人24小时奋力与疫情“赛跑”
推荐内容
  • 拜登距卸任一个半月赦免其子,特朗普发文称“滥用权力”
  • 厦门将加强机动车噪声污染治理 市民可举报相关问题
  • 厦门翔安:农贸市场经营者未戴口罩两次 将被清出市场
  • 2月20日起厦沙高速岩内隧道将封闭施工
  • “让个人流量变城市热度”,菏泽为网红郭有才连夜铺路
  • 厦门鼓浪屿3景点今天恢复运营 日接待量不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