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甘肃张掖网红景点涉未批先建、违规取水

生活 2025-05-07 12:32:45 774

张掖芦水湾景区。中央张掖南方周末记者林方舟/摄

湛蓝的生态涉未水湖水涉嫌“违规取水”,靓丽的环保风景涉嫌“未批先建”。

2023年12月4日,督察甘肃省张掖市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甘肃规提出要在全市开展生态和涉农领域学法、网红普法、景点建违执法活动,批先对违法违规取水用水等问题集中整治,中央张掖开展水资源规范管理突破年、生态涉未水水权水价和水管体制改革年行动。环保

此前的督察12月1日,张掖市芦水湾景区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甘肃规景区的网红核心景观——三片人工水面在2011年未批先建,开挖方量465万立方米,景点建违水域面积2250亩,约等于两个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面积。

初冬上午的芦水湾,湖水结起一层薄冰,映射出蔚蓝的天空,市民正在环湖绿道上慢跑,环湖而建的酒店、餐饮、艺术中心、奥体中心、娱乐会所等正等待客人光临。

芦水湾距离张掖市中心十几分钟车程,此前是采砂遗留的矿坑,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西走廊生态旅游发展最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7月这里曾举办“水上嘉年华”,社交媒体平台有人评价“没有西北的风尘仆仆,反而有山清水秀的感觉”。

芦水湾景区附近的展板,展出了建设前后对比图。南方周末记者林方舟/摄

美誉背后,景区的人工水面却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证——仅2022年就从黑河取水2600万立方米,相当于张掖市近半年的生活用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中的弱水就是黑河。黑河发源于青海,张掖市位于中游,集中了流域内超九成的耕地、人口,超八成的用水量和GDP。芦水湾被誉为张掖“加湿器”,但如果拦截过多的水,可能会影响下游用水。黑河下游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北方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处,是丝绸之路上的天然绿洲。古称“金张掖”的“金”,既体现此地的富饶,也说明这片干旱区绿洲中,水资源就像黄金一样宝贵。

包括芦水湾景区,督察通报显示,张掖市有三十余处人工水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水域总面积六千余亩。这些近十年才出现的人工水面也承载着张掖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期许。

事实上,张掖市早在2002年就被水利部定为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地区,曾做出了诸多节水探索。然而此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不仅通报张掖违规取地表水,地下水超采也治理不力。“张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到位,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没有充分考虑黑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

1248亩人工水面涉“未批先建”

张掖甘州素有“半城芦苇,半城塔影”之称,“芦水湾”的名字可能寄托了再现历史风貌的希望。

相较于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等著名景区,芦水湾是一个新景点。2009年之前,这里没有开阔的水面景观,

本文地址:https://news.hc197.cn/html/16a6109937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台风“潭美”致三亚内涝:风大雨更大,城市积水深

引诱债务人采购钢材想收货款抵欠款 债主被判不当得利

让减税降费改革效应尽快显现——专访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曙东

一旅客违规携带181斤水果“闯关” 上面还有虫子

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务院制定了一部法规

第十二届厦门新市民节下午盛大开幕 致敬奋斗在厦门的追梦人

以为坐公交能回四川 七旬老人在厦门大嶝迷路

是谁在用?人走了3年店也关了 却欠下4000余元宽带费

友情链接

闽ICP备20240647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