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暖冬遇上滑雪热:“没有雪,一切无从谈起”
各地雪场都因气候变暖面临雪荒危机,当暖冬遇图为新疆某雪场造雪机正在造雪作业。上滑视觉中国| 图 为避开滑雪高峰,雪热雪切有着三年滑雪经验的谈起阿磊从杭州市区自驾两小时,住进雪场周边的当暖冬遇民宿,计划第二天一早开滑,上滑却在当晚九点收到雪场通知:中级雪道将在次日关停造雪。雪热雪切 滑雪是谈起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产业之一。气温降低,当暖冬遇雪量不足的上滑雪道要抓住窗口期关停补雪;气温升高,雪道积雪量低于30cm的雪热雪切安全滑行厚度,雪场也会被迫停运。谈起 2024年春节期间,当暖冬遇雪场迎来的上滑不仅有滑雪爱好者高涨的热情——根据携程数据,滑雪团队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6倍,雪热雪切还有相比往年更显火热的天气。中国气象局2月7日发布信息显示,春运期间一轮雨雪冰冻天气过后,全国大部气温迎来回升,预计春节假日期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全国50家雪场公告发现,2023年11月以来,有4家雪场延迟开板、11家雪场临时停运,其中10家雪场归因为“气温过高”。除了吉林和新疆的两家北方雪场,其余出现延迟开板或临时停运现象的雪场都分布在南方。 同样,雪场封板时间也或将提前。新疆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市场运营负责人王鹏海向南方周末记者估计,2023-2024雪季雪场的运营时间会比往年减少半个月到一个月。 不惟国内雪场深受气候变化困扰,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教授、气候科学家Wim Thiery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全球雪场都因气候变暖面临雪荒危机,低海拔滑雪地区受到的打击最大,“世界各地的滑雪胜地都处于危险之中”。 过高的气温还会导致人工造雪和储雪条件不足。浙江桐庐生仙里国际滑雪场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在南方地区,自然降雪只是锦上添花,雪场得以运营根本上靠的是造雪,“任何一家雪场都在担心气候。没有雪,其他一切无从谈起”。 温度达到-2℃,湿度低于80%,北方雪场开板近一个月后,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梅花山国际滑雪场终于等来了造雪的时机。 55台造雪机错落分布,在两条雪道上发出轰鸣,冰晶从蓝色“炮筒”射向空中,瞬间化为细碎的白雪。移动的压雪车把这些近乎天然雪的片状雪花碾轧进雪道,形成状如面条的细脊,等待滑雪者的光临。 然而,因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刚开板一个月的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宣布1月17日起暂停营业,经过近十天气温过高,多地雪场延迟开板或临时停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隆林中巴车侧翻致2死11伤
- 厦发布国有A级景区预约提醒信息:周末这些景区还有余票
- 厦门出台3.0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 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 厦门成功大道隧道群 16块标志牌“上岗”
- 一片药“几分钱”?最“卷”集采结果出炉
- 厦门“5·10”防空警报将首次“响进”地铁
- 再过一个月又有高原夏菜入厦 来自甘肃临夏
- 厦门下发通知 医疗机构要实施控烟督导
- 追尾致前车失控驶向对向车道,湖南株洲多车相撞事故致6死7伤
- 全国首创 厦门试鸣防空警报首次“响进”地铁
- 厦门市小学初中本学期取消期末市区质检
- 首个国内高端邮轮免税综合体落户厦门
- “放松是00后运动员的一种心态”:对话羽毛球“梁王组合”
- 厦门火炬高新区“双创”工作再获国办点赞
- 全网推出!本周日晚,唱响新时代最强音!音乐厦门与您云上见…
- “五一”期间厦门景区总体呈现平稳有序、文明健康景象
- 中国学生一周学习时间几乎全球最多,分数不应是唯一目标
- 厦门金安社区邀请援鄂白衣战士讲述战“疫”故事
- 再过一个月又有高原夏菜入厦 来自甘肃临夏
- 厦门同安:倡导文明旅游 线上线上发力守护美景
- 搜索
-